教字【2014】117号
各学院(部)、教学单位:
2014年5月15日《关于启动“苏大课程2014-3I工程”项目申报建设工作的通知》(教字[2014]113号)发布以后,各学院(部)高度重视,积极响应,纷纷来电咨询有关通识教育课程申报要求的细节问题。为了更好地开展通识教育课程的申报和建设工作,现将有关事项补充通知如下:
一、总体思路及建设要求
自2014年起,学校正式启动通识教育课程改革计划。在未来几年内将分批建设通识选修课程群,并在此基础上,逐步培育学校的通识核心课程。课程建设基本要求为:
1.适合所有学生学习的非专业课程,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某一知识领域的基本原理、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,避免灌输知识的细节,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;
2.注重学科交叉和学科前沿,让学生了解某一知识领域中的代表性成果以及发展趋势;
3.提倡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多样化,重点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,提升学生将普遍规则运用到具体环境的能力;
4.注重经典原著阅读,使学生有机会通过最好的作品来了解大师的思想,继承人类遗产中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,并将其内化于自己的行为、感情和思想。
5.鼓励申报建设有地域特色和本校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。
二、申报条件及建设范围
1.申报教师的条件:凡是具有创新精神、教学经验丰富、热爱本科教学、教学效果良好的教师均可申报,鼓励不同学院教师组织不少于2人的教学团队合作申报。
2. 转型升级课程的申报:目前正在开设的全校性公共选修课以及大类基础课中,凡是符合通识选修课程建设要求的,或者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,经过改造后可适合所有专业的学生选修、并且满足通识选修课程建设要求的,均可进行申报。
3.新课程的申报:鼓励教师积极申报符合学校通识选修课程建设要求的新课程。
4.公共基础类课程无须申报:现有课程体系中的通识教育课程,如思想政治品德、军事、公共体育、公共英语、职业生涯规划、公共数学、公共计算机、公共物理、公共化学、教师教育类课程,已属于全校公共基础课,不在此次申报范围之列。
未尽事宜请与教务部联系,联系人:李慧,联系电话:67166239,Email:lihui@suda.edu.cn。
教务部
2014-05-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