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为收藏  |  设为首页  |  ENGLISH
  • 首页
  • 学院概况
    • 学院简介
    • 现任领导
    • 领导关怀
    • 机构设置
    • 学院荣誉
  • 师资队伍_202...
    • 金属材料工程...
    • 冶金工程系
    • 资源循环科学...
    • 复合材料工程...
    • 高性能金属结...
    • 金属材料与智...
    • 人才工程
    • 博士生导师
    • 硕士生导师
  • 人才培养
    • 本科生培养
      • 专业介绍
      • 培养方案
      • 教学大纲
      • 规章制度
      • 推荐课表
      • 选课指南
    • 研究生培养
      • 专业介绍
      • 培养方案
      • 规章制度
      • 研究生课表
    • 下载中心
      • 下载专区
  • 科学研究
    • 科研概况
    • 科研成果
    • 科研平台
    • 研究所
  • 学科建设
    • 硕士点
    • 博士点
  • 党群工作
    • 党委概况
      • 党委简介
    • 支部建设
      • 教工一支部
      • 教工二支部
      • 教工三支部
      • 学生支部
    • 党校工作
      • 党校规章
      • 培训教育
    • 工会工作
    • 统战保密
    • 关工委工作
    • 理论学习
    • 制度建设
    • 主题教育
      • 2023年主题教...
      • 党史学习教育
      • 不忘初心、牢...
  • 学生工作
    • 学生工作办公...
      • 奖助贷补
      • 智工书屋
    • 团委工作
      • 规章制度
      • 团委公示
      • 社会实践
    • 学生组织
      • 团委办公室
      • 学生会
      • 科协
      • 社团联合会
      • 研究生会
    • 沙钢风云榜
  • 实验中心
    • 中心概括
      • 中心概况
      • 实训中心
      • 实践基地
    • 示范中心
    • 活动公告
    • 实验室安全
    • 规章制度
  • 招生就业
    • 本科生招生
      • 学院简介
      • 答疑速递
      • 学子风采
      • 沙钢风云榜
    • 硕士招生
      • 招生简章
      • 专业目录
      • 公示公告
    • 博士招生
      • 招生简章
      • 专业目录
      • 公示公告
    • 招聘信息
  • 校友天地
    • 校友名录
    • 时光剪影
    • 校友会

关于启动“苏大课程2014—3I工程”项目申报建设工作的通知

2014-05-16

‍

教字〔2014〕113号

 

各学院(部)、部门、直属单位:

  

  根据学校2013年教学工作会议确立的“以课程建设与改革为核心,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”的教学改革基本思路,进一步深化以课程体系、课程资源、课程教学方法、课程考核手段等为核心的教学改革,经研究决定,启动“苏大课程2014—3I工程”项目申报建设工作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
  

  一、“苏大课程2014—3I工程”项目建设目标

  2014年苏大课程教改项目的建设目标确定为国际化(Internationalization)、信息化(Informationization)、集成化(Integration),简称3I工程。通过加强全英文课程及其体系建设,为全面提升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奠定坚实基础;通过主动应对MOOCs的挑战,积极探索网络进阶式课程和微课程的建设与应用,为全面提升学校本科教学的信息化程度打造特色品牌;通过分批试点新生研讨课程和通识教育课程改革,为全面提升相关学科专业在教学团队、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集成化水平注入全新活力。

  

  二、项目类别及申报建设要求

  (一)全英文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

  1.申报条件

  (1)申报课程应是全校所有学院(部)非语言类课程,具有较好的建设基础,可以是反映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基础系列课程;也可以是反映学科前沿,拓展学生科研能力,提升学生专业素养的专业系列课程。

  (2)课程教学对象为学校全日制本科生、国际学生和港澳台交流学生,教学语言为全英文;课程可以使用引进英文原版教材或自编全英文教材。

  (3)课程负责人须为本校在职教授,且具有一年及以上国外留学、工作经历。鼓励聘请国外教师、专家承担部分教学工作。

  2.立项数量与申报限额

  (1)2014年学校计划立项建设30门全英文教学示范课程,每门课程资助经费2.5万元,分两批下拨,项目批准立项后下拨60%,通过结项验收后下拨40%。

  (2)各学院(部)可推荐申报1-4门,医学部可推荐申报1-20门,招收国际学生或有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学院(部)可在此基础上增报2门。

  (3)2013年底,以“十二五”重点专业建设竞标项目的形式申报成功的“药理学”、“细胞生物学”、“纺织服装生产管理”3门课程,自然列入本年度全英文教学示范课程项目。

  3.建设要求

  (1)课程教、学、考全过程使用英语。

  (2)完成全英文教学资源的开发,编制英文教学大纲,制作全英文教学课件。

  (3)参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要求完成课程网站建设和全程教学视频录制,鼓励在吸收和整合优秀原版教材的基础上,与国外学者合编全英文讲义或教材。

  (4)2015年12月底前完成结项验收。建设周期内须至少完成一轮课程教学任务,且反响较好。

  4.材料要求

  请各学院(部)于6月11日(星期三)前报送《苏大课程2014-3I工程项目建设申报书——全英文教学示范课程项目》(附件1)(一式两份,加盖公章)至教务部教学改革与研究处(凌云楼506室),同时发送电子文档至chuyanhong@suda.edu.cn,联系人:储燕红,联系电话:67166239。

  

  (二)网络进阶式课程建设项目

  1.建设数量及形式

  2014年,学校计划立项建设5门网络进阶式课程。

  学校在推荐申报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基础上,邀请建设了“吴文化史专题”、“纤维皇后——丝绸的文化与产品”、“纳米新纪元”、“先进机器人技术”、“辐射与健康”5门课程。

  2. 建设要求

  (1)依托课程中心平台,实现在线视频学习、学习资料阅读、作业、专题讨论、期中期末考核等。

  (2)保证每学年至少开课一次,每次开课都要分别在三个校区安排不少于两次的线下互动。

  (3)经过一学期的使用和运行后,学校将对学生反响良好的课程,授予“苏州大学精品开放课程(网络进阶式课程)”称号,每门课程学校资助经费3万元,用于后期课程资源的更新与维护。

  

  (三)微课程(群)建设项目

  微课程以视频为主要载体,针对课程的重点、难点内容或实验操作、疑难问题解答等进行相关教学资源与教学活动的设计,以供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。每个微课视频仅讲授1个相对完整的知识点。

  1.申报条件

  (1)微课程所属课程应是《苏州大学本科教学手册》(2013级使用)中的课程。

  (2)负责人须为本校教师,并承担学校本科教学任务,有两年及以上的高校教学经验,教学效果较好。鼓励教学团队合作完成不同知识点的讲授。每位参与教师讲解自己最擅长的知识点,充分保证微视频的最优化。

  (3)课程内容注重前沿性、综合性、实践性;知识点须是需要讲述、演示、呈现才能了解的,学生能够自己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掌握的,不宜作为微课程选题。

  2.立项数量和申报限额

  (1)2014年学校计划立项建设30门微课程,每个项目资助经费1.5万元,分两批下拨,项目批准立项后下拨60%,通过结项验收后下拨40%。

  (2)各学院(部)可推荐申报1-4门,医学部可推荐申报1-20门。

  (3)2013年底,以“十二五”重点专业建设竞标项目形式申报成功的“有机化学”、“光学”、“财务管理”、“物权法”、“电磁场与电磁波”5门微课程,自然列入本年度微课程建设项目。

  3.建设要求

  (1)微课程应涵盖所属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。录制的微课视频不少于20个,每个视频时长5-10分钟;该20个知识点之间形成网状结构,保证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性,避免微课程的过度碎片化。项目负责人所承担讲授的知识点数不得少于全课程的四分之一。

  (2)完成微课程网站建设,配套该微课程的微教案、微课件、微习题、学习指南等辅助性教学资料,巩固学习者的学习效果,使学习者通过系列化的小模块学习实现大知识的建构。

  (3)2015年6月底前完成结项验收。建设周期内,课程建设团队向学校提交视频拍摄申请,学校统筹组织拍摄工作。视频拍摄须在建设周期内完成。

  4.材料要求

  各学院(部)于6月11日(星期三)前报送《苏大课程2014-3I工程项目建设申报书——微课程(群)建设项目》(附件2)(一式两份,加盖公章)至教务部教学改革与研究处(凌云楼506室),同时发送电子文档至jenn919@suda.edu.cn,联系人:卢玮,联系电话:67166239。

  

  (四)新生研讨课建设项目

  1.申报要求

  (1)一般由学术造诣高、教学经验丰富、热爱本科教学的教授(正高)担任课程主讲教师,鼓励教学团队授课,但团队总人数一般不超过2人。

  (2)授课对象为大一新生,一般不限专业。

  2.申报限额和经费支持

  2014年,学校计划立项建设新生研讨课125门左右,每门课程学校资助经费1万元,分二批下拨,项目批准立项后下拨60%,通过结项验收后下拨40%。

  3.建设要求

  (1)应在2014—2015学年至少开课1学期,并确保以后每学年也能至少开课1学期。

  (2)教学内容应是教师自己多年教学、科研经验的总结,做到依托经典,追踪前沿;考试方式灵活多样,注重形成性评价;能够有效利用网络教学平台,辅助教学。

  4.其他事项

  2014年的新生研讨课申报组织工作已于3月10日完成,学校将于近期公布立项建设结果。

  

  (五)通识教育课程改革项目

  通识教育课程是面向全校全日制本科生开设的统整课程,着力于学生的精神成长、能力提高和知识结构优化的非专业教育,其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健全人格和高度责任感的公民。

  1.申报要求

  (1)《苏州大学本科教学手册》(2013级使用)中的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程以及大类基础课程,可进行转型升级并申报2014年通识教育课程改革项目。

  (2)鼓励申报建设符合通识教育要求的新课程。

  (3)负责人应具有创新精神,教学经验丰富,教学方法多元,教学手段先进,教学效果优秀;课程必须有不少于2人的教学团队(鼓励不同学院教师合作申报),团队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,且能将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融入课程教学。

  2.建设数量和经费支持

  2014年,学校计划立项建设100门通识教育课程,每门课程学校投入1万元,分二批下拨,项目批准立项后下拨60%,通过结项验收后下拨40%。

  3.建设要求

  (1)有明确的课程教学大纲,包括教学目的和要求、大致的进度、基本参考资料目录、成绩考核办法,以及有完整的教学多媒体课件等,完成课程网站建设,做好课程教材建设。

  (2)课程学分数为2,首轮开课时间为2015年秋季学期,以后每学年至少开课1学期,并能保证多校区多班级开课。

  (3)2015年12月底前完成结项验收。

  4.材料要求

  请各学院(部)于6月11日(星期三)前报送《苏大课程2014-3I工程项目建设申报书——通识教育课程改革项目》(附件3)(一式两份,加盖公章)至教务部教学改革与研究处(凌云楼506室),同时发送电子文档至lihui@suda.edu.cn,联系人:李慧,联系电话:67166239。

  特此通知。

   附件:1.苏大课程2014-3I工程项目建设申报书——全英文教学示范课程项目.doc 63 (KB)

   附件:2.苏大课程2014-3I工程项目建设申报书——微课程(群)建设项目.doc 91 (KB)

   附件:3.苏大课程2014-3I工程项目建设申报书——通识教育课程改革项目.doc 64 (KB)


 

‍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教务部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14-05-15

‍

沙钢钢铁学院 苏州市相城区济学路8号 邮编:215137
School of Iron and Steel,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, 215137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