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我院田志华博士(吴鑫华院士团队)联合东南大学、哈尔滨工业大学、瑞典林雪平大学等单位,在材料科学综合领域国际顶级期刊《Matter》(Cell姊妹刊,影响因子17.5)发表题为“High-entropy engineering of A-site in MAX phases toward superior microwave absorption properties”的研究论文。我院田志华博士为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,苏州大学沙钢钢铁学院为第一通讯单位。
随着信息技术和电子通信的飞速发展,电磁辐射与干扰问题日益突出,对高性能微波吸收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。纳米层状金属陶瓷MAX相因其优异的热稳定性及电导率而备受关注,但传统MAX相存在阻抗匹配差、损耗机制单一等问题,限制了其吸波性能。针对这一瓶颈,研究团队提出“预置空位+同晶占位”新策略,成功合成了A位高熵MAX相Ti2(Al1/5Sn1/5In1/5Bi1/5Ag1/5)C,将大原子半径元素Ag和Bi引入A层,打破了该类材料的传统成分限制。研究表明,A位高熵设计可同时引发晶格畸变、缺陷和微应变,显著优化阻抗匹配并增强偶极极化及电导损耗,使其表现出卓越的吸波性能:在厚度仅1.25 mm时,有效吸收带宽达4.1 GHz(13.3–17.4 GHz);最小反射损耗达-71.6 dB(吸收率超过99.99999%);并在300 ℃氧化后仍保持优异性能,整体表现优于已报道的MAX相及多种商用材料。本研究建立了MAX相A位多主元固溶体的通用合成策略,为MAX相性能的原子级调控提供了新思路,并拓展了其在电磁防护领域的应用边界,可广泛应用于5G/6G基站、电子设备EMC防护、高端交通装备、飞行器隐身与热防护一体化等领域。
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(联合重点、面上项目)及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。论文链接: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matt.2025.102367